感知机(perception)是二类分类的线性判别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于1957年提出。感知机是第一个从算法上完整描述的神经网络,具有简单而易于实现的优点;而且它还是很多机器学习算法的基础,比如支持向量机算法,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文章首发于我的博客,转载请保留链接 ;)
一、概念
1957 美国心理学家 Rosenblatt 提出了感知机模型,假设训练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感知机的学习目标是求得一个能够将两类样本完全分开的分隔超平面。感知机模型作为一个二类分类的线性判别模型,具有简单而易于实现的优点。支持向量机是 1995 年才提出的,感知机作为支持向量机的基础,算法思想与线性支持向量机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算法目标也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分隔超平面,模型优化问题具有原始形式和对偶形式这两种形式,最初的模型只能解决线性数据分类问题。
感知机的学习目标是求得一个能够将两类样本完全分开的分隔超平面,换句话说就是不存在误分类样本。对于损失函数的选取,一个直观的选择就是 “误分类样本数”,但是,这样的损失函数不是关于 w, b的连续可导函数,不易优化;另一个选择就是与 SVM 类似,采用距离,然而与 SVM 不同的是,感知机算法只针对误分类样本,所以考虑的是误分类样本离超平面的总距离。
假设超平面 S 的误分类样本集合是 M,那么所有误分类样本到超平面 S 的总距离为,
优化目标就是使损失函数 L 的值尽可能小,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
- 因为对于误分类样本,y_i 与 距离的符号必然相反,所以加个负号保证损失函数 L 的计算结果是非负数;
- 由于 L 的值是非负的,所以使 L 的值最小的最终目标就是使 L 的值等于0;
- 反正最终要使 L 的值为0,系数 1/||w|| 无关,可以直接去掉。
所以最终感知机的损失函数可以定义为,
二、算法步骤 - 原始形式
优化目标 L 是一个关于 w 和 b 的凸函数,直接运用梯度下降法,求得参数 w 和 b 的迭代公式如下,
具体算法实现代码就很简单,循环迭代,直到分类完全没有错误才停止,
// n_iter 是最多迭代次数,error_count_history 记录每次迭代的分类错误数
error_count_history = []
for _ in range(n_iter):
error_count = 0
for xi, yi in zip(X_train, Y_train):
// w 和 b 只会针对误分类点来进行迭代
if yi * self.predict(xi) <= 0:
self.w += self.eta * yi * xi
self.b += self.eta * yi
error_count += 1
error_count_history.append(error_count)
if error_count == 0:
break
完整代码见 https://github.com/KangCai/Machine-Learning-Algorithm/blob/master/perception.py
三、算法步骤 - 对偶形式
原始形式中,我们每次迭代对误分类点执行了以下操作,
就是逐步修改 w 和 b,从全局角度来看,假设迭代了 n 次,则 w, b 如果都是从零向量或者零开始迭代的话,那么学习到的 w 和 b 等价于
其中 alpha 都是非负数,这样一来,我们的求解目标就从求超平面的参数 w 和 b 转化成了求每个样本的系数 alpha,具体操作是:每次分类错误一个样本,就对该样本的系数加 1 个单位的增量,即学习率的值。但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判断样本分类是否错误的复杂度比较高,因为每次都要根据每个样本的 alpha 来算 w,即判断公式变成了
每次迭代有一个点乘再求和的操作,这样一来复杂度比较高,好在这个时候公式中的 x 和 y 都是不变量,我们可以采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将计算量最高的 x_j 与 x_i 的点乘结果提前存下来,这个存结果的矩阵称之为格拉姆矩阵(Gram matrix),如下所示
// Gram matrix
self.Gram_matrix = np.dot(X_train, X_train.T)
利用格拉姆矩阵,每次迭代就能快速读表计算,
// 迭代
i = 0
while i < n_samples:
# Judge end of iteration
wx = np.sum(np.dot(self.Gram_matrix[i, :] , self.alpha * Y_train))
// 同原始问题求解过程一样,w 和 b 只会针对误分类点来进行迭代
if Y_train[i] * (wx + self.b) <= 0:
# a <- a + eta, b <- b + eta * y_i
self.alpha[i] += self.eta
self.b += self.eta * Y_train[i]
i = 0
else:
i += 1
完整代码见 https://github.com/KangCai/Machine-Learning-Algorithm/blob/master/perception.py
四、表现效果
用随机生成的数据,运行上述原始形式和对偶形式的算法代码,得到的分类结果如下所示,
其中左图是原始问题算法分类效果,右图是对偶问题算法分类效果:绿色和蓝色的点分别表示两类样本,蓝色的线是最终的分类分隔线,灰色的线是算法中间过程中的分隔线。
如果输入是线性不可分的样本,那么感知机就无法计算出分隔线,如下所示,
所以对于线性不可分数据集,感知机要怎么处理呢?
有两种解决办法:
-
既然单层感知机无法完成分类,那么就使用多层感知机进行训练;具体训练过程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熟知的 BP(back propagation)算法,另一种是每次固定其它参数而只训练某两层之间的参数。两种方法对于线性不可分数据集来说都是可收敛的。
-
根据本文第三节,我们发现对偶问题的形式也出现了 x_i 与 x_j 的点乘形式,与 SVM 类似,感知机也可以利用核函数来处理线性不可分数据集。
参考文献